发布时间:2025-03-21 点击次数:
2025年3月19日上午,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詹成教授来校主讲“麓山大讲堂之人文工商讲坛”第54讲,讲座主题为“口译思与行——理念、实践、研究”。讲座在一办公楼221会议室举行,由外国语学院文兰芳院长主持,专任教师、本科生、研究生等三十余人参加。
詹成教授是中山大学口译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资深会员,世界译联(FIT)和国家人社部认证的同声传译员,曾为近百位中外政要担任译员。他现任中国翻译协会口译委员会副主任,曾获“中国翻译事业优秀贡献奖”,并担任第19届亚运会赛时首席顾问译员。詹成教授在口译领域深耕多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出版专著5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60篇。
讲座中,詹成教授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时代下口译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他指出,尽管AI技术在代码转换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其在语境理解、情感传递及文化差异处理等方面仍存在明显局限。詹成教授从“术语可靠性”、“情绪价值可供性”等六大维度阐释了人本口译的独特优势,强调口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是交际意图的精准传递。
围绕口译实践,詹成教授提出“语境决定意义,语气补充意义”的核心原则,强调译员需培养英语思维习惯,突破文化差异壁垒,以实现跨文化传播目标。詹成教授表示“We should not only care what he has said, but how he said”,他系统解析了口译的四大敏感层次(语言、知识、文化、政治)与六大递进境界,指出优秀译员应追求“信息被准确理解并触发预期反应”的最高目标。
在理论层面,詹成教授提出口译研究需转向“社会情境下的人际行为”视角,关注口译如何促进有效沟通,并详细论述了媒介、场域、话语等八大研究维度,为口译学科发研究提供思路。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视角新颖,不仅为师生揭示了人工智能时代口译专业的发展方向,更通过多维理论框架与鲜活案例,深化了在场听众对口译本质的认知。詹成教授的分享为我校外语学科建设注入新动力,亦为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文化自信的高端翻译人才提供了重要启示。(图:邹纯兵 文:曾玮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