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8 点击次数:
姓名:肖慧
班级:英语2102
职务:外国语学院团委副书记
获奖经历
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023年度福地校友奖学金;以核心成员参与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国家级立项;主演戏剧《微光》荣获中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及节目优秀创作奖,参演朗诵节目《青春》荣获第九届湖南省青年文化艺术节铜奖,参演思政舞台剧《湖湘青年 青春有我》获2023年湖南省青媒奖年度最佳文化作品,获评2023第四届岳麓山青年戏剧节暨首届长沙市大学生话剧节优秀演员;获校级“十佳青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团干”“优秀青年志愿者”。
个人经历
(一) 回首感恩过往,奋进规划未来
时代的洪流中,我如同一叶扁舟,幸得国家之庇护,党之引领,学校之培育,老师之教诲,方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一份资助,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鼓舞,让我深切感受到国家的温暖与关怀,坚定了我追梦的脚步。在这片充满爱与希望的土地上,我将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韧精神,不断探索,不断前行。
(二)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一位素未谋面的资助过我的军人叔叔曾对我说过:学习是改变思维方式和提升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地提高自我价值才能帮助更多人!我深感认同也牢记在心。学习,乃重塑心智之钥,是攀登思维高峰的阶梯,唯有不懈地自我超越,方能拓宽视野,增强能力,进而成为照亮他人前行之路的灯塔。此言如炬,照亮了我心灵的每一个角落,让我深刻领悟到,学习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更是肩负起社会责任、传递爱与希望的崇高使命。
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求学路上,总有贵人相助,是素未谋面的他、她、他们,也是日常陪伴的家人老师朋友,正是他们,我才能心无旁骛得学习新知识,提升理论水平且付诸于实践。学习,对我而言,已超越了简单的义务与本分范畴,它化作了内心深处的一股不竭动力,是对自我价值的永恒追求,更是对这个世界深沉而细腻的爱。我深知,“正是因为自己曾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才更加渴望成为那个在他人需要时伸出援手、撑起一片晴空的人。”这份信念,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我不断前行,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实践的田野上耕耘,只为有朝一日,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实的步伐,向着“撑伞人”的崇高目标永不停歇地奔跑。
(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说起最难忘的竞赛经历,主演戏剧《微光》获得中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的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试戏前,我踌躇不前,最终勇敢地一迈选角现场,获得了属于我的角色!两年的打磨排练贯穿我大学一半的青春。有人曾问我,一个艺术类的奖项对于英专生来说没什么含金量,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我每次的回答都不曾犹豫:我热爱这舞台!我也爱这个角色!爱这个团队!整整两年的备赛,过程中团队经历过成员撤换、对接人员替换、道具的更新迭代,这些变动都未曾阻止我们的步伐!还记得,我们第一次校园演出结束后,校党委书记陈晓红院士把手里的花亲手递给我!笑着说:“感觉看到了当年的励志学子倩倩!演的很好。”这句话支撑着我一直走到国赛现场!一场比赛,一次次突破与收获。备赛打磨的过程中,我读懂了艺术。还记得导演拉着我的手让我亲身感受情绪变化的魅力!在我们机械化演出的时候教我们找回当时初心,增加多元素的舞台设计魅力。在她们身上我看到的是对艺术的坚持和热爱。备赛打磨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友谊。我和我的演戏搭子们一起见过凌晨的湖工商排练现场,也见过早上六点的学校专车,一起哭过笑过欢呼过!这一场戏,我们都成为了彼此的好朋友。
(四) 实践检验真知,行动诠释梦想
大学四年,我曾投身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时长达307小时。
在2023年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所在三下乡团队“红色文旅驿站团”获院级立项,以通讯员的身份在中国网、新湖南等主流新闻媒体平台发表新闻稿共计6篇,浏览量达20万+。这次三下乡实践中,整个团队自出经费来到常德市毛里湖镇荣台社区,回顾这段暑期三下乡活动的日子,我感慨良多,这段日子留给我 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成长。对比以前,我们似乎变得更加成熟、勇敢、自信。
炎炎夏日,烈日当头,我们是院级评选队伍,无学校拨款,但是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所有人都依然保持着最初想要三下乡的热心,自费从自己的零花当中一起筹款去进行这次三下乡的活动。没有条件,我们就创造条件!一群人在石板地上打地铺,没有交通工具,就用双脚去丈量每天好几万步路的毛里湖镇,我们就要看看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去将三下乡活动进行到底,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短短1周的时间,访问毛里湖镇,慰问空巢老人,下到农田帮留守老人务农,举办一场旅游KT集市,通过沉浸式讲解带领当地老人足不出户旅游英雄城南昌……点点滴滴我仍然历历在目,却无法 用华丽的语言一一记录。当我想起社区书记对我们宣讲内容表示认可不断称赞时,我依然喜不自胜;当我想起老人温情慈祥的笑容时,我满怀感动;当我看到孤巢老人眼中喜悦的泪花的时候,我满怀欣慰,成长看似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我知道,我是在经历中体会成长,这种成长,何其珍贵。
三下乡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大学里学不到的,体会不了的东西和知识在这里体会到了、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道路。
次月,我主动报名基层支教,以领队的身份带领支教团队于长沙市湘江新区胜和村完成为期8天的志愿服务,本人被白箬铺镇胜和村村民委员会授予“优秀队长”奖。孩子们眼里的光我至今记忆犹新。
这一次支教,我学会独立带领团队,承包为期八天的教学活动,专注于孩子们的“德育体美劳”全面发展,打造全面系统化的课程。排班、备课、讲解、复盘,日复一日。作为教育者,我们一遍一遍完善备课模拟上课,把知识点学透,始终坚持“育人先育己”的教学原则,将知识更加高效得传授给孩子们。
这一次支教,我学会站上三村讲台,手握粉笔和教具,能够完整得将一堂“寓教于乐”的知识性学习课堂结课,真正理解到了教师的含义,那一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似乎完成了某种闭环,我们将老师给予我们的知识和精神传承。
(五)响应时代号召,行动演绎青春
站在即将毕业的门槛上,我,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深知肩上承载着个人梦想与国家未来的双重使命。我将以坚定的信念为帆,扬帆起航,在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我将以不懈的努力为桨,划动青春的船桨,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我将以创新的勇气为剑,披荆斩棘,在时代的洪流中开辟新的道路;我将以责任的担当为盾,守护家园,在国家的需要时挺身而出。我深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仅要追求个人的成功和幸福,更要肩负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当国家面临挑战和困难时,我将毫不犹豫地站出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责任和担当。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